裴多菲生平与归宿新探A New Research on Petofi's Heroic Life and His Indistinct Death
姜同
摘要(Abstract):
根据新近在诗人裴多菲祖国匈牙利搜集到的有关材料 ,介绍了裴多菲的家庭、童年生活、中学时代以及走上写作道路的过程和参加 184 8年革命的经历。分析了 15 0多年来关于诗人归宿的两种不同说法 :英勇战死沙场和被俄军俘虏 ,最后作为战俘死于西伯利亚囚禁地。指出问题的实质是应该怎样尊重历史和正确看待“战俘”。并认为无论是哪一种结局 ,都丝毫不能影响裴多菲作为匈牙利最伟大的诗人、世界最杰出的诗人之一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KeyWords): 裴多菲;生世;归宿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姜同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民族之歌》首次被译介到中国来是在1921年,译者是沈雁冰(当是用“雕冰”笔名),发表在上海出版的《民国日报》上,这是裴多菲的诗第一次被译成汉语。这里引用的译文选自参考文献[1]。
- 我国研究裴多菲的著名专家兴万生就持这种意见。他在1999年出版的《裴多菲诗选》和2000年出版的《裴多菲诗歌精选》中都标明裴多菲的生卒年份为1823—1849,而且在第二本书的《前言》中以一定篇幅叙述了裴多菲战死后葬埋的情况。他指出:“裴多菲战死还是被俄军俘虏,140多年来,始终是一个谜。专家们并无统一意见。但是多数专家与学者认为裴多菲牺牲在瑟什堡战役中,尸体埋葬在1050名英烈的大坟冢,殉难者无名单记载。引自参考文献[2]。
- 引自参考文献[2]。[1] 兴万生.裴多菲诗选[C].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 [2] 兴万生.裴多菲诗歌精选[C].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
- [3] 侯凤菁.裴多菲和他的历史谜团[N].布达佩斯周报,2001-01-26(16).
- [4] 彼多菲尸首之争.欧洲导报[N].2001-08-09.
- [5] 张曼新.裴多菲诗.情系多恼河[C]. 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2000.
- [6] 张惠利.布达佩斯历史风物与旅游指南[Z].匈牙利Limea公司,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