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量刑均衡理论及其实践探索
郭念念,樊梦成
摘要(Abstract):
遵循司法量刑均衡原则是合理的,但在司法实践中也应兼顾刑罚个别化原则和差别对待原则,在量刑指南约束下合理发挥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建议法官采取总体控制与微观调节相结合的方式,动态调整,制度约束,繁简分流,从而有效提高审判效率。
关键词(KeyWords): 量刑均衡理论缺陷;实践中的问题;自由裁量权;总体控制;动态调整;微观调节;制度约束;繁简分流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郭念念,樊梦成
DOI: 10.13681/j.cnki.cn41-1282/tv.2014.03.04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曹利民,郑馨智.对量刑均衡的一些思考[J].法学杂志,2009(11):116–117.
- [2]郭志远,赵琳琳.美国联邦量刑指南实施效果——兼论对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启示[J].政法论坛,2013(1):166.
- [3]常妍.“受贿10万判10年,受贿514万判14年,公平吗?”[N].新京报,2014-03-12(16).
- [4][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65.
- [5]袁建刚.美国联邦量刑指南失败的原因分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8):122.
- [6][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申林,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