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保户精准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希娟
摘要(Abstract):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发挥着救助兜底的作用。城市低保对象的瞄准机制一直在不断完善,但对那些已经认定为城市低保户的家庭而言,仍存在着因为县区级统一的低保待遇标准、单一的救助方式及在后续的低保户认定工作中被移除而导致的最低生活需求无法满足的现象。为此,提出以家庭实际收支情况为标准,将城市低保户划分为特别贫困、比较贫困与一般贫困三个不同等级,实施差额救助,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帮扶,并培养基层政府工作人员责任心等对策,以期使稀缺的最低生活保障救助金发挥应有的效果,低保户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精准扶贫的目标早日实现。
关键词(KeyWords): 社会公平;城市低保户;精准帮扶;待遇调整;等级划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希娟
DOI: 10.13681/j.cnki.cn41-1282/tv.2017.02.02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关信平.我国低保标准的意义及当前低保标准存在的问题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6(3):64-71.
- [2]杨穗,高琴,李实.中国城市低保政策的瞄准有效性和反贫困效果[J].劳动经济研究,2015(3):52-78.
- [3]陈水生.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发展困境与转型研究[J].社会科学,2014(10):63-71.
- [4]边恕,孙雅娜,郝悦.城市居民低保标准确定及指数化调整机制设计——以辽宁省为例[J].人口与经济,2015(1):108-115.
- [5]李春根,夏珺.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变化轨迹和现实考量——基于2003-2013年31个省域城市低保数据的聚类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4(12):90-94.
- [6]丁建定.建立合理的城市居民低保标准调整机制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1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