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静”的逻辑与“动”的逻辑的关系——基于“矛盾观”教学的思考Research on Relations Between Logic of “Quietness” and Logic of “Movement”
李岩
摘要(Abstract):
被称为"静"的逻辑的形式逻辑与被称为"动"的逻辑的辩证逻辑,二者既对立又统一。虽然在研究对象、适用领域以及产生依据等方面有所差异,但二者之间密切相关、互为补充。"静"的逻辑是"动"的逻辑的前提和基础,"动"的逻辑是"静"的逻辑的动力和目的。形式逻辑作为"静"的逻辑,既不是形而上学的世界观,也不存在被辩证逻辑彻底否定的可能。青年学生要正确认识两种思维工具的重要性,自觉树立"动""静"结合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KeyWords): 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形而上学;辩证法;矛盾;“动”“静”结合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计划项目:高校“校地合作”育人模式研究(J16WG06);; 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践行模式新探——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价值取向(QJK135D890);; 山东科技大学公派访问学者资助项目
作者(Author): 李岩
DOI: 10.13681/j.cnki.cn41-1282/tv.2020.02.01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艾思奇.大众哲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139-140.
- [2]金岳霖.形式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
- [3]刘明家.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研究对象的比较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7(3):111-113.
- [4]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
-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 [7]冯契.逻辑思维的辩证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27.
-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哲学批注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71.
-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2.
- [10]黑格尔.逻辑学:上[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7.
- [11]贺善侃.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推理研究比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