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v.28;No.106(01) 101-104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性解释
Behavior Interpretation of Traffic Accident “hit-and-run”

孙浩文

摘要(Abstract):

我国学者在对交通肇事"逃逸"问题进行解释时,主要采取了文义解释和目的解释的方法。无论哪种方法都有其天然的缺陷,产生了很多让人难以接受的结论。对"逃逸"应该从它的行为结构入手进行解释,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实属交通肇事罪与遗弃罪的结合犯,这样才能有效解释立法者对其升格法定刑的依据。

关键词(KeyWords): 交通肇事逃逸;逃避法律追究说;逃避救助义务说;规范目的解释;行为性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孙浩文

DOI: 10.13681/j.cnki.cn41-1282/tv.2016.01.036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