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91635
日访问量:57

水利技术

  •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延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

    夏帆;闫安;樊新颖;景来红;邱慧阳;

    基于SWAT模型和水足迹理论,模拟延河流域蓝绿水量,评价其水资源可持续性。结果表明:1980—2020年,延河流域多年平均蓝绿水量为45.68亿m~3,蓝绿水系数分别为30.6%和69.4%,水资源构成以绿水为主;退耕还林缓解了流域水资源紧张状态,水资源短缺指数从0.40降至0.36;退耕还林对缓解流域水资源压力具有积极作用,使水资源压力指数平均降低了33.89%;流域多年平均灰水足迹为8.62亿m~3。

    2025年01期 v.37;No.142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班多水电站鱼道内鱼类通过性研究

    梁洁;徐生平;阳水雄;芦海;赵智新;魏云华;张杰;

    为了解班多水电站鱼道设计的合理性,选用7种土著鱼类进行鱼类通过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通过率与折返率方面,鱼类通过率范围为14.3%~72.7%,折返率范围为2.0%~28.6%,整体通过率为45.8%,整体折返率为15.5%。在上溯时间方面,整体表现为鮈亚科>条鳅亚科>裂腹鱼亚科。在上溯速度方面,整体表现为裂腹鱼亚科>条鳅亚科>鮈亚科。在过鱼规格方面,表现为随着鱼类体长的增加,鱼类通过的比例呈递增趋势。在鱼类活动昼夜分布方面,表现为白天下午活动频率显著高于夜间活动频率。

    2025年01期 v.37;No.142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B/S架构的防汛防旱抢险数字化管理系统研究

    邓清锋;

    针对传统的防汛防旱抢险管理方式难以实现高效、精准、及时响应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B/S架构的防汛防旱抢险数字化管理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技术特性,探讨了系统的框架体系、通用业务组件、应用管理平台和开发功能结构等。

    2025年01期 v.37;No.142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土木与交通工程

  • 施工顺序对中小型涵洞变形的影响分析

    刘晓静;刘泽人;罗金;

    涵洞变形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施工技术和施工顺序起到关键作用。为减少中小型涵洞变形,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基于某泵站工程基础资料,构建了三维数值模型,模拟逐步施工和同时施工2套施工方案,分析施工顺序对建筑物及地基变形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地基土层存在较厚软弱夹层时,涵洞与其紧邻的建筑物同时施工,对地基整体变形控制较好,所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小于分步施工产生的不均匀沉降。

    2025年01期 v.37;No.142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8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不同东西坡度山地光伏支架受力变形分析

    石章燃;刘东泽;曹虎;朱兵;

    近些年,国家高度重视开发清洁能源,光伏电站建设大规模展开,地形条件良好的平原土地资源已逐渐减少,山地光伏在新建项目中的占比日益增长。以云南省红河州某山地光伏项目为例,通过建立东西坡坡度不同的山地光伏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光伏支架主要构件的应力与变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东西坡坡度并不会使山地光伏支架的失效模式发生变化,但会影响其主要构件的应力与变形大小:东西坡坡度越大,山地光伏在同等风压作用下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与变形越严重,对应的承载能力也越低。

    2025年01期 v.37;No.142 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测绘工程

  • 基于GIS的芜湖市医院空间布局及优化研究

    李刚;

    以芜湖市为研究区域,以其二级及以上医院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软件,利用两步移动搜寻法和Voronoi图法,分别从数和形2个方面对芜湖市医院的空间分布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结合GIS相关工具和技术,对新建医院的选址进行优化。

    2025年01期 v.37;No.142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自动化工程

  • 基于VC++ ADO与MySQL存储过程的信道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姜凯;孙秀芳;

    模拟训练系统在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信道控制软件作为核心管理组件,承担着模拟网络通信和无线通信仿真的任务。针对实时统一管理模拟信道设备数据这一关键挑战,采用基于VC++的ADO技术进行数据库交互,并探讨了如何利用ADO调用MySQL存储过程。以超短波模拟训练电台组网为案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存储过程的实现方案,并据此开发了信道控制软件。通过模拟训练系统的联合调试与测试,验证并评估了该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025年01期 v.37;No.142 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2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梯度重构与迭代极小值标定的分水岭分割算法

    张杲;谢冰;

    分割是面向对象遥感影像分类的首要步骤和重要环节,但是传统的分水岭分割算法往往产生过分割现象,导致分割的地物影像对象过于细碎。研究发现,可以从微分算子计算梯度和区域合并2个方面对分水岭分割算法进行改进。利用Sobel算子进行梯度运算时,引入各波段熵值,以每个波段的熵值在全波段的比率作为梯度权重,进行梯度重构;同时对区域合并极小值阈值标定进行改进,通过前后景标定后,代入前景均值与后景均值的迭代计算,获得极小值阈值,完成影像分割。经过结果对比分析,此方法在较好地解决过分割的同时,也尽可能地保留了地物的边缘信息,能够更好地支持后续的地物对象分析和检测。

    2025年01期 v.37;No.142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简讯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获评2024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姚芬;

    <正>2024年12月16日,2024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案例评选结果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28次年会上发布。《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从1600多种中国高校科技学术期刊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4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是入选的5家全国高职院校学报之一,是河南省唯一入选的高职院校学报,也是《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连续四届获该荣誉。

    2025年01期 v.37;No.142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黄河水院在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分享大禹学院建设经验

    姚芬;

    <正>2024年11月21日,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开幕。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保平受邀出席大会开幕式和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第一次全体大会,并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论坛上以“校企合作在大禹学院质量保障中的作用”为题作报告。她介绍了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在校企共建大禹学院、协同保障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包括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实施全过程管理和健全质量反馈机制等措施。

    2025年01期 v.37;No.142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高职探索

  • “职教出海”背景下“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邱贻洁;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海外产业一线对“懂中文、精技术、通文化”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持续增长。针对湖北省“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在政策、教学资源、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从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实现标准衔接;筹划数字化教学资源包建设,实现“教教融合”“教企合作”;内外双轮驱动,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打开“入水口”,引入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着手,促进产业、产品、技术标准、职业教育“走出去”。

    2025年01期 v.37;No.142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无人机应用专业虚拟实训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高琼;韩清清;杜文志;贾洪涛;

    在数字教育视域下,无人机应用专业虚拟实训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结合教学实践,针对无人机应用专业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的“三高三难”痛点、难点问题,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强大的工业软件系统构建了虚拟实训平台,形成了提升无人机应用专业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创新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这一创新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教学效果,可为数字教育背景下无人机应用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2025年01期 v.37;No.142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教育教学

  • 基于语言经济学的大学英语“金课”建设与实践

    蒋戴丽;

    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建设大学英语“金课”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为破解大学英语“费时低效”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试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产出为目标,从语言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出发,建设基于语言经济特性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结构,探索基于语言经济价值的内容整合思路,寻求基于语言技能资本的资源建设维度,革新基于产出导向的多主体参与、多元化教学评价的方法和路径,确立“金课”在提升大学英语教学实效上的经济价值。

    2025年01期 v.37;No.142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公安院校课程思政的链式管理与课堂建构——基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践的思考

    张玉凤;

    公安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思政建设工作在与公安职业教育、公安专业学科融合方面依然存在协同力度不足、隐性融入不够、课堂建构不充分等问题。河南警察学院重点培育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团队充分发挥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链接优势,聚焦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目标融通、元素整合、全域共享为路径,探索了“横向模块链+纵向提升链”的链式管理模式,搭建出以“一体两翼三维五项”协调控制为框架的课堂结构。

    2025年01期 v.37;No.142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评价生态系统优化路径研究——以南开大学“伯苓班”为例

    姜晨雨;李沛琦;郭瑶;王雅楠;

    从教育生态学视角看,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评价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教育生态系统,具有整体关联性、动态交互性和多元综合性等生态优势。但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却也存在考核理念偏差、考核内容过载、评价主体定位不准、主体间信息交流失衡等生态失衡问题,亟需坚持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培养考核与激励帮扶相统一、客观性与公开性相结合的原则,从多方面加以完善优化。

    2025年01期 v.37;No.142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锦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杨梦雪;

    锦州地处辽西走廊,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锦州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团结奋进力量、助力东北振兴,丰富红色素材、搭建思政课堂。目前锦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时空场域隔阂下的学生认知困境、思政课改革创新下的教师能力困境、“大思政课”建设下的资源转化困境等问题。鉴于此,要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可打造“红色+”教学模式,在畅通高校思政课“主渠道”、筑牢实践活动“主阵地”、占据网络媒体“新课堂”等方面下功夫。

    2025年01期 v.37;No.142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

    周恺;郑传娟;

    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素养,筑牢其理想信念之基,显著强化其担当意识,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然而,当前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进程中面临着价值认知模糊、育人主体间协同合作低效、育人内容选择不精准以及育人方式手段单一等问题,需要通过深化价值认知、强化主体协同、精准把握内容、创新育人方式等路径,全面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

    2025年01期 v.37;No.142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黄河文化

  • 中原文化对外传播叙事话语策略研究——以Where Zhengzhou为例

    马雅雷;白志如;

    地方媒体在对外讲好中华文化故事层面拥有特色文化资源基底与新型叙事话语表征。本研究以郑州报业集团对外传播融媒体中心外宣品牌Where Zhengzhou的中原文化对外传播实践为例,以其国际获奖作品与外宣语料为文本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在文化叙事层面,外宣媒体采用“他者”视角传播中原故事,以线性叙事增进文化底色;在话语策略层面,巧用话语修辞创新新闻议题,促进中原文化“走出去”,成功地打造出了优秀外宣品牌。未来,结合新型媒介技术讲述中原故事是大势所趋,地方媒体应以年轻态“话语”减少文化误读,继而提升文化外宣传播力。

    2025年01期 v.37;No.142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人文社科

  • 汉语网络语言“特种兵式XX”构式的构式语法分析

    韩焕焕;

    “特种兵式旅游”是2023年“十大流行语”和“十大网络用语”之一。Goldberg的认知构式语法理论被用作探究分析由“特种兵式旅游”发展而成的“特种兵式XX”构式的形式语义特征及其形成扩展机制。研究发现:(1)“特种兵式XX”组成成分包含常量“特种兵式”和变量“XX”,主要是借用特种兵执行特殊任务、超强体力等特征标榜出变量“XX”的一种新型形式。(2)此构式呈现以“特种兵式+双音节动词”为主的习语化特征。(3)此构式的中心意义为紧凑高效地完成“XX”行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强度的典型特征。(4)此构式的形成和扩展主要依赖大脑的记忆机制以及次范畴化和隐喻机制。

    2025年01期 v.37;No.142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30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