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岩;
现实的人的存在既是多元的又是一元的、既是个体的又是公共的,具有类的意义和价值的公共性。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价值的理论源起、价值支点和实践效能,可以为人的现实需要的满足获得更多的公共支点,并对人的公共诉求的实现寻求更为合理的公共空间和开放意义,从而在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类社会基于并超越无产阶级的自身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中,指导社会成员自我生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为实现共同理想和现实公众、公共空间的有机融合提供更为有效的实现路径。
2024年02期 v.36;No.139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3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军峰;
“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为教师上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评价标准。讲深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要坚持把准教材关键问题,坚持厘清学生疑难问题,坚持聚焦教学效果问题。讲透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要聚焦具象化,讲清楚“是什么”的道理;聚焦“三个大”,讲明白“为什么”的原理;聚焦学生行,讲到位“如何做”的事理。讲活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要以活动载体“做活”课堂,以故事载体“激活”课堂,以技术载体“盘活”课堂。综合运用“三个坚持”“三个聚焦”“三个强化”,有利于推动高职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年02期 v.36;No.139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2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博;
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具有得天独厚的育人优势。但是,偏重工具性、轻视人文性的既有教学模式极大限制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从“道”“术”及其辩证统一关系来看,新时期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创新需要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之“道”为指引,弘扬立德树人的正道,寓“道”于“术”,提升育人能力;“术”以载“道”,强化育人保障;因“道”择“术”,优化教学设计,从而使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目标。
2024年02期 v.36;No.139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1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叶倩;陈勇;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其理论和实践命题受到学界高度重视。21世纪以来,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斐然,主要集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分析、原因归结、具体内容、经验总结、价值评价等方面。但是深入分析现有成果后发现,尚存在研究视野较为狭窄、研究方法有待拓展、研究深度相对不够等薄弱之处。基于此,未来研究应跨越学术岛链,开阔研究视野;突破固化思维,拓展研究方法;强化学理分析,深化研究内容。
2024年02期 v.36;No.139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0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